2024年3月25、26日,法学院党委书记陈爱平、法学院院长刘云生分别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同心合力迎接审核评估‘大考’”与“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为题为法学院同学讲授了思政第一课,帮助同学们深化理解、积极实践,筑牢思政基础,深化个人发展。
一、深入学习立德树人重要论述
在思政第一课上,陈书记以生动的语言,深刻阐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同时陈书记强调,学校从“五个创新”的举措出发,为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陈书记指出,同学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回应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实践,踊跃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实际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
最后,陈书记号召全体同学同心合力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大考”,全力支持学校新一轮的审核评估,奋力争创一流的创新型大学。
二、深刻领会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
刘云生院长从广州大学校区旧址地名引入,用老校区的历史映出珠三角地区垦海的历史,认为正是一直延续的农耕文明赋予了中华文明以连续、不间断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刘云生院长从广州大学校区旧址地名引入,用老校区的历史映出珠三角地区垦海的历史,认为正是一直延续的农耕文明赋予了中华文明以连续、不间断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回应了中华文明的持续特性。
其次,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创新是每一种文明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克服外来的挑战,我国才能形成以自身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论是统一性、包容性还是和平性,都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民族特点。正是无法拆散的民族团结和民族信念,让我们共同为同一个国家而团结奋斗,将中华民族的血性与热情、多元与统一、和睦与和谐溶化在人民的血脉之中。
最后,刘云生院长将中华民族的五大特性与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引领我们法科学生探索创新性与制度供给、包容性与社会团结。同学们听后受益良多,表示将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为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